
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,每月有三个五日:五、十五、二十五,端为开始之意,每月之五日皆可称为端午,而农历五月又称“午月”,固午月端五又称“端午”,一般以为这是“端午”名称的由来,各地各代习俗有所差异,导致端午节又有多重不同的称呼,如端阳、端午、重五等。

农历的五月初五,已是仲夏,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气温逐渐升高,毒虫、疾病开始活跃。远在上古之时,先民就开始意识到这个时段对于生活质量的重要性,并开始有意识采取各种措施、举行各种活动,驱毒避邪,祈求健康、丰收。大约在汉晋之际,过端午已经成为普遍的风气,到了唐、宋两朝,各种活动内容仪式完全定型,端午成为朝野同欢的国家节庆。
2006年5月,端午作为中国传统节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文化遗产名录,2009年9月,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。“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”,则随着中华文化的复兴,端午当会继续彰显其强大的生命力,一如这平淡的歌谣,绵绵不绝。
编辑:西安糖酒会
|